马戏的发展与传承
马戏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尤其是埇桥马戏作为全国马戏行业的龙头,在2000年前后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埇桥被授予中国马戏之乡称号及埇桥马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使马戏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全区现有大大小小马戏团体约200余家,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我从事马戏行业几十年来,亲眼目睹了马戏行业由弱到强,由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马戏人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其中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收获也有无奈。下面就埇桥马戏的发展及传承保护,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埇桥马戏的发展
要说马戏的发展,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认为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有增无减。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前景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办证难,材料繁琐,时限长.尤其是动物运输的行政许可,以老虎为例,国家林业局是20个工作日,加上节假日要30天左右,如果再需要补充材料,最少需要40--45天,有些短期的商业演出,提前几天才能签好协议,根本来不及办理.
2、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低。团体之间互相低价竞争,为了占领市场,甚至有的保本都干,如此恶性竞争造成恶性循环.
3、民间组织的干扰.近年来,有些民间组织,打着保护动物的幌子,不断打压马戏行业,进行无端指责、阻挠、诋毁和舆论攻击.如以胡春梅为首的"拯救表演动物"组织,受境外势力的蛊惑,呼吁社会全面抵制动物表演,其最终目的是彻底杜绝动物表演。因此,全国马戏行业300多家团体,自发联合起来进行反击,该组织虽然有所收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马戏的传承保护
马戏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进行传承、保护和创新。目前存在专业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的局面,如果想改变这一局面,我个人认为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定期举办培训班
挑选热爱马戏事业的青年演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专业技能培训、行业管理培训、行业法规培训等,总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能独当一面的马戏人才。
2、保护传统节目,发掘新节目。
对于观众叫好又叫座的传统节目,要加以保护不能丢,如羊蹬花瓶、猴子骑车、狼狗考试、狗熊晃板、滑稽摔跤、滑稽驯马等,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这些节目都是老少皆宜、掌声不断的好节目;创新节目要大胆,要敢于利用现代的声、光、电,甚至5D技术等科技手段进行包装,多编排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动物情景剧,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使马戏行业持续发展、长盛不衰。
以上,是我对马戏的发展及传承保护,这两方面问题的看法,希望与各位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谢谢大家。
2019年5月27日